健康宣教
健康科普 | 胃石癥的預防和治療
胃石癥 | 山楂消食,謹防胃石
酸甜可口的山楂是秋冬季節(jié)的應季水果,人們常會吃它來“健健脾胃,軟化血管”,傳統(tǒng)中醫(yī)認為山楂味甘酸,性平,確有消食化積、活血化瘀等作用,然而服用不當也會導致胃石的發(fā)生。
近期,我院消化科收治了幾位腹痛的患者,問診后發(fā)現(xiàn)都有空腹進食山楂的誘因,經檢查確診為胃石癥,后經胃鏡下碎石治療后好轉出院。
什么是胃石癥
胃石癥,這個名字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,簡單來說,就是胃里形成了一些“小石頭”。這些“小石頭”是進食的某種食物、物品或異物,它們既不能被消化,又不能及時排出,在胃內滯留并聚結成團狀,或和胃黏液凝結成硬塊。
圖 1 腹部CT示胃內混雜密度團塊
胃石癥是怎么形成的
飲食習慣
食用高纖維、難以消化的食物,如柿子、山楂、黑棗等食物,因其富含鞣酸和果膠,在胃酸的作用下,鞣酸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(即鞣酸蛋白),果膠遇酸也可能發(fā)生凝結,最終導致胃石癥的發(fā)生。
空腹吃完柿子、山楂后飲酒、喝茶,或同時食用高蛋白食物,也是形成胃結石的風險因素。
藥物影響
某些藥物可能會影響胃的排空速度,從而增加胃石的形成。
胃部手術
胃部手術可能會改變胃的正常功能,增加胃石的風險。
其他因素
包括慢性胃炎、胃潰瘍、糖尿病等胃部疾病,以及消化功能較差的老人與兒童。
圖 2 胃鏡下見胃結石 圖 3 胃鏡下見胃角潰瘍
胃石癥怎么預防
1. 避免空腹或飲酒后、飲茶后食用柿子、黑棗、山楂等;
2. 避免一次性進食過多上述果品;
3. 食管、胃術后患者、老年人、小兒等胃腸動力差者避免服用上述果品;
4. 進食高蛋白食物(海鮮、肉食、奶制品)前后避免食用上述果品。
胃石癥雖然聽起來有點嚇人,但只要我們了解它、正確對待它,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治療。遇到胃部不適的情況,及時就醫(yī)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讓胃里的“小石頭”無處藏身。
我院消化科擁有電子胃腸鏡、放大胃鏡、超聲內鏡、OMOM磁控膠囊內鏡、食道阻抗-pH聯(lián)合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、消化道動力診療系統(tǒng)、多通道碳-13呼氣檢測儀、洗腸機等先進的診療設備。
科室以診治胃食管反流病、急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潰瘍、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疾病、功能性胃腸病、潰瘍性結腸炎、脂肪肝、藥物性肝損傷、膽囊炎、胰腺炎等消化系統(tǒng)常見病為主,同時常規(guī)開展耳穴貼壓、中藥熏洗、塌漬、熱奄包、穴位貼敷等中醫(yī)治療技術。
在診療過程中“宜中則中,宜西則西,中西并重,各取所長”,積極發(fā)揮中西醫(yī)特色,形成“現(xiàn)代診療技術”、“中藥”、“中醫(yī)外治”三合一的綜合診治模式。
下一篇: 健康科普丨“預防流感、守護健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