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醫(yī)”看就懂
“醫(yī)”看就懂 | 肥胖是諸多疾病的“共同土壤”,減肥是促進健康的治未病基礎
肥胖患病率在近幾十年快速增長,已成為全球流行病,也是全球需要共同面對的重大公共衛(wèi)生危機之一。它是一種多因素疾病,也是引起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腫瘤、腦卒中等多種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。
現(xiàn)代醫(yī)學對肥胖治療采用階梯式管理模式,從飲食療法、運動療法、行為認知干預,到藥物療法,以及減重手術。若某種減重方法失敗或體重反彈,將逐步沿階梯方案升級到更高階方法減重。
在我國傳統(tǒng)醫(yī)學幾千年的發(fā)展歷史中,亦不乏體重管理、治未病的思想,早在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就已提出“五谷為養(yǎng)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”的膳食原則。
肥胖管理,以中西醫(yī)結合的思維和“多管齊下”的應對措施,確保健康管理有效性和可持續(xù)性,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一、行為-飲食-運動為主的生活方式干預
1、健康宣教:使患者及家屬對肥胖癥有正確的認識,從而積極配合,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,通過控制飲食、增加體力活動等轉變生活方式。
2、飲食干預:改變飲食不潔(包括減少或禁食高糖、油炸類高熱量食物,戒煙限酒等)、飲食不節(jié)(包括改變多食、進餐速度過快、暴飲暴食等不良進食方式)的習慣,制定科學化飲食處方。
3、運動干預:盡管各國指南推薦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,但是減重維持期則需更多時間,以確保減重效果并避免反彈。應根據(jù)患者的身體情況,制定科學的運動計劃,協(xié)同中醫(yī)傳統(tǒng)功法(如身體強壯的中青年患者可進行跑步、游泳、八段錦、形意拳等運動項目,中老年患者則可選擇快走、太極拳等運動項目)。
二、藥物療法
1、西藥治療:既往減重藥物不少因安全問題而撤市,目前全球獲批使用的減重藥物在不同地區(qū)存在差異,中國批準的有奧利司他、利拉魯肽3.0 mg、司美格魯肽2.4 mg、貝那魯肽、替爾泊肽。
2、中藥治療:《肥胖癥中醫(yī)診療方案專家共識》將肥胖癥分為4個證型,辨證施治:①脾虛濕阻證。治法:健脾益氣,滲利水濕。推薦處方:參苓白術散。②胃腸實熱證。治法:清泄胃熱,通腑泄?jié)?。推薦處方:佩連麻黃湯。③肝郁氣滯證。治法:疏肝解郁,行氣化痰。推薦 處方:逍遙散。④脾腎陽虛證。治法:補益脾腎,溫陽利水。推薦處方:真武湯加減。
三、針灸相關療法
1、毫針/電針療法:適用于脾虛濕阻型肥胖。主穴:中脘、天樞、大橫、氣海、關元、足三里、三陰交、曲池,辨證加減。
2、耳穴療法:適用于肥胖癥的各種證型,常配合毫針/電針療法使用。主穴:胃、神門、饑點、內(nèi)分泌、三焦、交感、腎、口、大腸、脾。
3、穴位埋線:適用于肥胖癥的各種證型。主穴:中脘、天樞、大橫、關元、足三里、阿是穴。
4、督灸療法:適用于脾虛濕阻型肥胖。督灸療法具有溫陽健脾、利濕化痰、行氣活血、疏通經(jīng)絡、調(diào)節(jié)臟腑、調(diào)和陰陽的功效,可顯著改善患者痰濕的病理狀態(tài)。
四、手術治療
對于中、重度的肥胖,在其他減重方法效果不佳、或者減重后出現(xiàn)明顯反彈時可以施行減重手術進行有效減重。目前,臨床常用減重手術包括袖狀胃切除術和Roux-en-Y胃旁路術,而且都是通過腹腔鏡微創(chuàng)方式進行,這些術式均取得非常好的減重效果。對于重度肥胖患者,減重手術能實現(xiàn)短期大幅度減重并能長期保持減重效果,另外對于肥胖的合并癥也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,從而降低肥胖者死亡率及提高生活質量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中重度肥胖患者接受并采用減重手術的方式進行減重。
目前肥胖管理在臨床工作中具有復雜性、挑戰(zhàn)性,多學科協(xié)作(MultiDisciplinary Team,MDT)模式逐漸成為肥胖癥診療的新趨勢,能最大限度地整合醫(yī)療資源、發(fā)揮各學科優(yōu)勢,提高肥胖癥及其伴發(fā)疾病的診治效果,取得更好的臨床療效。
上一篇: 每周一藥 | 四磨湯口服液
下一篇: 每周一藥 | 尼莫地平片